美公司GWYNNIE BEE推出「月租衣櫥」共享經濟,讓你花更少錢就能穿到更多的衣服
- meligolive
- 2018年3月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TEXT: MELIGO
VIDEO/PHOTO: IG@GWYNNIE BEE
" 女性大部份的衣服穿幾次後就不穿了。這家公司用「共享經濟」的原則,活化了閒置的衣服,並幫女性省下置裝費。"
Gwynnie Bee 的創辦人Christine Hunsicker成長於賓州的小城鎮。當她還是個小女孩時,她和表姊妹們所有的衣服都是由阿姨親手做的。那時,她們會彼此交換衣服穿,而她們的衣服都只穿一次。一旦大家都穿過後,那件衣服就會送到寄售商店販賣,以換取錢,購買更多材料製作更多新衣服。


這段童年的經驗,讓Hunsicker了解衣服不一定需要擁有,和別人「共享」反而會有更多不同的衣服穿。因此,她成立了 Gwynnie Bee,以月租衣櫥讓大家可以共享衣服。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 Arun Sundararajan 教授表示:「一件衣服的售價到達三位數甚至四位數美元是很常見的事情。」然而這些衣服買了之後一般只會偶爾穿幾次,或者丟在衣櫥裡之後從此不見天日。
在美國二手服裝交易網站 ThredUp 的報告顯示,全美衣櫥中就有價值超過 80 億美元的衣服從未被穿過。

「 女性在傳統的品牌連鎖或線上商店的選擇是有限的。我發現我們可以創造一個特殊的服務,提供嶄新的選項和變化性—在有限預算下卻有無限選擇的衣櫥。」Hunsicker 如此說。


Hunsicker 表示,我們讓女性可以在衣服的選擇上多一些探索的空間,她們可以以租借的方式嘗試更多不同的風格,跨出原本的舒適圈。 採用月租模式,如果消費者想擁有某件衣服,她也可以用折扣價將它買下。 如果不喜歡,隨時都能退回!
企業和消費者因此建立了每月持續進行緊密的意見回饋關係。企業因此可以靠著和消費者的超強連結,進一步解讀市場消費者的數據。比起市面上一般消費者,一旦買衣服回去後,很少會回頭告訴企業他們真正的想法。

Gwynnie Bee 創辦人及執行長 Christine Hunsicker 藉由這樣的模式更深入的探索這個市場, 將消費群鎖定在穿著尺寸 10 以上的女性,因為數據顯示不少穿大尺寸的女性更愛網購,因為這可以避開尷尬的實體店購物體驗。

但網購讓他們因此失去了在付款前親眼看見、親手觸摸和親自試穿商品的機會,最後可能因為收到的貨品不滿意還得退貨,所以這樣無限租借滿意再買的模式讓她在已經百家爭鳴的女性成衣市場中佔有獨特優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