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的大小顏色跟營養有關嗎?營養師告訴您挑蛋的原則
- meligolive
- 2017年12月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18年1月3日
TEXT: MELIGO/YAHOO NEWS/APPLE DAILY
VIDEO/PHOTO: MELIGO
每顆的顏色都深淺不一,有大有小
雞蛋營養豐富且完整,料理變化又多,是大人小孩都愛的食材,不過,由於經常登上食安新聞頭條,讓不少家長質疑,如何安心吃蛋?

作為挑蛋新手,單憑外表實在看不出有何分別。各人口味不同,有人鍾情外來蛋,如日本、義大利雞蛋;有人卻愛新鮮,覺得不經雪藏的本地雞蛋最好,並沒有客觀標準。

營養師:雞蛋營養分別 在於大小 問到褐色蛋白蛋,當中的營養會否相差太遠,尚營坊高級營養師李龍家麒 (Thomas)指,其實顏色與營養的關係不大,主要看大小,「若果你吃大顆一點,裡面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營養素都會相對較高。」至於顏色方面,他則指:「正如人都有不同膚色,那不同品種的雞,亦會生不同顏色的雞蛋。」

“ 通常年輕母雞生蛋較小,老母雞產道鬆,生下的雞蛋會比較大顆,不過基本上兩者營養價值沒什麼分別,依個人使用方便選擇即可。 “
雞蛋的健康與否,可觀察蛋殼厚薄得知
選擇蛋殼較厚、拿起來手感較沉的蛋,尤其挑選散蛋時會特別留意;至於包裝完整的洗選蛋,由於經過篩選,通常品質比較平均,回家使用時稍微觀察一下就可以,如果真的覺得雞蛋重量太輕、或蛋殼太薄,下次就換買其他蛋場的雞蛋。

為求安全,在烹調之前,無論是洗選或未洗選蛋都要先洗過一次,可去除表面細菌及髒污。打蛋時也不要太豪邁地單手敲破蛋殼直接入鍋,建議多準備一個碗,先將蛋打進碗裡,確認沒壞再打下一顆,以免整鍋料理毀於一「蛋」

Comments